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吵鬧的小孩不是不乖

在加州跟小學同班四年的同學重逢了,命運真的是很奇妙,在她國中畢業以後來美國這之間我們都沒有什麼聯絡。

雖然一開始有點緊張,不過國小四年的回憶見了面還是說不完,人真的越老越容易掉入回憶的漩渦耶。我們講到小時候我們都是比較吵鬧的一群,一天到晚被老師和風紀股長登記黑板,紛紛擾擾的發生很多事,不過因為同班四年,我們班的感情不只還蠻好,家長之間彼此也很熟,不知道為什麼小學遇到的同學家長都很熱心,常常來學校幫忙,所以我對很多人的爸媽都很有印象。

因為國小美術班,國中也有美術班考試,當時班上主要分了兩批,一批去金華一批去我的五常,我問了一下他們去金華的人的狀況,她跟我說他門班的遇到怪怪的導師,現在回憶時大家總會開玩笑說那老師現在還在教書荼毒下一代,到底有多怪,我繼續問。

我一直記得以前小學我們班有個男生後來也跟她同班念金華國中,以前我們幾個小學就常一起玩,蠻熟悉彼此的。後來唸國中後輾轉從別人身上聽說那男生在金華學壞,被記過,父母整個失望煩惱,最後高中去唸了泰北高中。

我的國中裡面有很多男生有時家裡管得比較鬆的,國中因為愛耍帥或是愛漂亮有點走偏的例子很多,所以我以為只是同年齡的叛逆期是他自己個性轉變之類的吧,因為我印象中的那個男生,雖然也是會跟我們一起調皮,但沒犯過什麼錯,成績也不錯(本人也會在乎成績),就是很活潑,一起被歸類在吵鬧掛的那種。記得他的爸媽人很好常來學校,我最記得他爸爸,常常跟班上同學講話,也記得他蠻喜歡我的(我小時候有點可愛吧哈哈),記得他都會笑笑的捏我鼻子。後來在加州的小學同學跟我說,那男生國中也是大家一群人常常一起玩,但他們導師當時訂了很多奇怪的規定,國一就讓他們晚自習,國二還國幾時,因為校際排球比賽,他們班整個陷入瘋狂的下課便玩排球,結果有次那男生在掃除時間打了十分鐘的排球,老師生氣得記他過,大過。

以為我這年代大過通常是抽煙或是打架等等事件才會出現,偷打排球應該是世界首見。

我覺得好疑惑,我問她當時班上大家都沒人反彈嗎?沒人告訴家長嗎?她說可能當時大家都是小屁孩吧,也不敢說什麼,也沒有什麼要覺得反對的感覺,家長也沒有反應。我覺得這答案不意外,我完全可以想像,因為我知道我們的社會價值跟文化,我小學也是多麼積極的想要爭取老師喜愛,從來沒有質疑過學校給予的一切,大部份的爸媽也說知道老師不喜歡的事就不要去做,更遑論幫別人打抱不平。

然後呢?那男的怎樣,我想應該就可以推論接下來了,從此老師開始盯他,他開始不想唸書,反正要壞就壞到底吧,反正都被記過了,她說他後來交了一些別班的朋友,學了抽煙翹課。她說她永遠記得有一次地理課,地理老師在上課時,她看到男生的爸爸突然走到教室,拍拍正聽耳機趴在桌上睡覺的兒子,當他兒子醒來時,當著大家的面,他用力的打了他一巴掌,然後就這樣頭也不回的走掉了,伴隨著地理老師驚訝地喊著:先生!先生!。

她說她記得他爸爸的臉上,是那種又憤怒又心碎的表情。我腦中閃過的是他爸的笑臉,突然之間,我覺得好傷心。幸好後來高中後,那男生回到正軌,現在準備從大學夜間部畢業,我有他臉書,我上一次有看到他們全家福照片,看到他跟他爸合照,只是沒想到沒聯繫的這幾年發生過這麼多事。

我跟我媽說了這件事,他說好心疼,不過我說現在大家也順利的生活了,只是我還是很不滿那種老師,我媽就提醒我國中叛逆期的事。當時我也被一個老師盯上,只因為我們幾個女生國中就走mean girls那種plastic girls做作少女路線,穿短襪衣服不札不符校規,當時也是沒有被記過但常常被警告。然後我國中還是一樣地上課吵鬧,所以有個老師管不住了,就把我們幾個的父母叫到學校,從外在開始好好批判一般,跟我媽說我這孩子慘了,將來怎樣怎樣的慘,我爸媽當時真的也有點被嚇壞,國中大概是他們管我最嚴格的時候,可是因為我在家裡還是很聽他們話,所以沒有出現什麼很大的衝突。考上交大以後我突然想起國中的事,就決定回國中看看老師,我承認去找那位針對我的老師,一方面有點想給他看看我現在的"樣子",給他看看我如何的“不慘”,好像蠻無聊但對我很重要。記得我去看他,跟他聊近況,他竟然回我說:哇你看想當初你媽媽擔心你擔心得要死喔...聽到這個我問她說我媽媽說是老師你很擔心我?她說沒有啊是你媽媽啦,一直說萬一你變壞怎麼辦....blablabla

那一刻我頓悟了,OMG 這麼久以來,我居然很無聊的想證明什麼事給他看,給這這種人看,我突然覺得這一切好愚蠢好不值得,他們只是一群因為自己管不著,就把學生貼上標籤說他是壞學生,方便省事的告訴大家說:“不是我不會教喔,這是壞學生,不是我的問題”。然後丟回給父母給別人,把責任完全推掉。我懂了,我突然很慶幸我爸媽沒有過度被危言聳聽,他們對我的信任還是大於外界對於我的評論。我想到我的小學同學,那個男生,我想他導師可能跟父母講了什麼不負責任的言論吧,如果當學校跟家庭沒有一邊有適度的體諒和包容,一個再理智的人要怎麼說服自己不走偏?對於大部份學生來說學校跟家庭就是全部啊。眼前的小學同學國中以後就跟媽媽說他不想在台灣唸書來到了美國,我想國中絕對給他們班很大的影響,只是現在大家都一副雲淡風輕過了就過了的樣子,但我這局外人卻沒有感到一絲欣慰,真的就算了嗎?

突然好想知道,當年那些“安靜”的乖學生跟“吵鬧”的壞學生現在到底都變成怎樣了呢?




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倦怠高峰

最近同時很多事又解決不了的感覺
都會有種又要到倦怠高峰的感覺
我也好想回家過年喔
雖然這麼說很沒用
但人就是這樣罵
遇到困難會阻礙就會想要縮回去
希望有個東西有個事情來推我一把
好讓我繼續前進


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我要窮哭了還要忙瘋了

總有一種想多在國外見識的感覺,但說真的實習第一天就覺得隨便一個美國人可以取代我,完全毫無競爭力。作娛樂在外國做也是怪怪的,但台灣環境不好也是真的,而且美國娛樂業真的是發展到一個極致。會阻止我想要留下來的決心大概就是1.掉髮問題2.高生活費與房租3.治安

最後一學期了,也不得不認真思考未來,自從出國以後的確覺得眼前的career path 感覺想法更多了會想要有的選擇也多了,說老實話我還是想回亞州的,很想去離家近一點的地方,雖然我很少跟人嚷嚷,但其實總是對於阿罵年事已高而感到有點掛心。一旦申請OPT畢業後六個月又不能回台了。仔細想想,現在這個年代跟以前不一樣了,加上去過歐洲以及其他國家,待過倫敦,跟以前的人相比對於美國並沒有特別的迷思與幻想,但是娛樂與科技產業的確是龍頭沒錯,不過現在論市場,大家都知道機會在亞洲,已經沒有向二十幾年前的人一樣怎樣都要流下來的理由。

我以前一直以為自己好像很容易隨遇而安,之前在倫敦因為生活太像夢一場,導致我對自己誤解,來美國很踏實地過著生活,覺得在美國怎麼比在倫敦還要容易感到孤獨跟想家非常多倍。是因為地大朋友都分散還是怎樣我始終在思考著。

到底未來要怎麼樣真的讓我很糾結,而且周圍的人都超級積極的。

台灣其實很多方面的確是很好,我覺得很多人會質疑我為什麼要出國,一方面是我任性一方面是我幸運有這個機會也有家人幫助,還有就是台灣真的就是一個會讓人容易感到安逸而滿足的地方,比自由,沒有censorship,文化藝術方面有一定發展,政治上雖然紛紛擾擾但我們有選舉有集會自由,有機會實踐自己的權利。比治安,東亞一般而言就是好很多,晚上可以出門走在路上,當然還是有犯罪,但跟很多地方相比絕對安心很多。氣候食物景觀有山有海,大家應該都知道或許不是最美最大最厲害,但也都有一定的水準。仔細想想,在出國前一個月,交大畢業後兩個月,我騎著自行車在台北街頭,很安逸很舒服,沒有作業沒有功課,然後我就告訴自己,如果待著我好像把自己困住了,困在一個美好的魚缸裡,有水草有氧氣有一切。

如果待著,我應該會有以下心理狀態:覺得自己算是應該還ok的職場新人,交大畢業,英文算好,滿腔抱負,對於現在的生活很滿意,覺得中國都是壞人,台灣很好很棒,想要全世界看到台灣,想要被歐美人稱讚,覺得自己很有國際觀因為有看英文新聞,有在關心社會也有關心各國。

結果這兩年以上心理狀態完全被顛覆,覺得自己英文很爛,覺得不能stereotype每一個國家的人,覺得美國整體而言還是一個racist, 特別看國際新聞不代表有國際觀......很多很多以後可以慢慢講,站在外面好像才可以看得更透徹,我沒有辦法像某些人一樣告訴你台灣有多好多好,一個地方一個人有多好,那些好就是自己體悟不需要特別去提,相反地,台灣也還是有很多很多問題,我覺得很多事,如果我當時待著,我不確定能不能還擁有現在的這些想法和思惟。但我這個行業就是沒有技術的人就是很難找工作啊,哪裡都一樣,感覺回台灣面試,如果我跟主管說喔我出國學到的是以上這些想法和思路的改變,他會care嗎?感覺會在心裡嘲笑吧。

我還是先跟我爸媽說真的很對不起他們,然後趕快開始看哪裡有好工作還債好了。

中國台灣美國any country 只要是好工作好公司我都可以請大家幫我介紹摟~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Final in the U.S (Some thoughts about this semester)

期末報告的期間來寫一下好久沒寫的心得網誌。
總之是買了二手車了,但整個就破產了嗚嗚嗚嗚又欠爸媽更多債了,
有機會真想找個打工著轉個外快,來美國以後一直很懶散,
課業說實在作業是多了點,但其實修的課老師都人很好,
一直被表姐質疑怎麼唸得好像很輕鬆-..-

我就只是比較不太會散播負面情緒再加上有一群蠻會到處玩放鬆心情的同學,
但以前就一直跟大家說誰會po一堆書的照片或是一天到晚在facebook上抱怨呢?


回想起來這學期的課一個叫Global marketing 恩老師人很好以交大的同學來說大概就是有一點點慧匪傾向,義大利中年氣質教授,但他每次都準備很多例子跟材料給大家看(所以還是超越會匪了只是語調野也催眠),上課跟評分方式很簡單,聽課,期中期末回家交report,上台報告。給分目前為止都還蠻好。(正在寫期末希望最後也始終如一)這堂課的好處大概就是趁機學了很多行銷相關的英文單字。

另一堂偏marketing課叫Integrated Media Communications strategy我後來想想交大是不是也有類似的課程啊叫整合行銷傳播之類但我沒修因為老師風評好像有點可怕,分組幫不同brand做廣告,最後期末老師會找人來評哪一組第一名。這堂課是最麻煩的,從consumer research到analysis到creative strategy,這堂課老師要求又蠻多的,雖然最多作業,但很幸運我的組員都超ambitious我完全覺得自己算蠻沒用的,不過遇到積極的組員很好,不然這麼多作業我覺得若是組員像其他聽到的那樣(有聽過跟校隊橄欖球員一組結果對方一直沒在狀況內畢竟usc橄欖球對很有名一直在比賽,或是很多忙自己事業常消失的人)一定會很慘,雖然我還是很愛跟別人抱怨說我的組員怎麼這麼積極,但心底還是開心的拉(就是幫美國潛艇堡Quiznos做行銷)自從做完我覺得我這輩子應該不太會主動去吃潛艇堡了.....(完全徹底厭倦漢堡類產品)

對了,這堂課學到超多好用的工具,就是一些網路網站如何做動畫作簡報,每個東西幾戶都有網站可以做耶,最棒的就是以前上課林照真一直想推廣的infographic 我忘了中文是什麼,以前不會用illustrator的人通常會剛開始就抗拒,但其實網路有很方便的東西可以做出簡易的graphic,就算不是專業畫畫的人也能做出讓presentation更美的東西。在這邊完全就是強調外觀耶(美國人非常注重外表和新科技XDDD) presentation可以有一百種方式,完全在這感受到科技的可怕。

我覺得以前交大的老師其實有很多都有心要告訴學生一些新的觀點或事物,但我有一種常常就是被告知了而已的感覺,當然多人會說難道要老師一點點告訴你怎麼做嗎?學生應該自己主動學習吧,但這裏的老師在溝通這一塊通常都是what why how 包括在整個溝通裡,就像是infographic這種比較新的概念,雖然當初專業人士來講要訣,但若沒有學adobe的人就立刻被拒於門外,也沒有其他管道,這的話老師一開始就會給大家一個list都是網路的工具tool box,接下來一一發掘功能就是自己本身了,不過仔細想想那些網站大概也沒有中文吧,所以我也還是要客觀一點。

最後一堂課是我人生的意外,我承認當初是因為想把課集中在一二三,所以選了這堂而沒有選電影學院的課,一堂叫做Communication strategy and changes的課。這課應該在交大沒有,因為很偏商業,老師也是跟USC商學院共用。這堂課跟我腦中的media沒有什麼相關也不是行銷課,而是講公司內部溝通管理,比較偏近Consulting的課,一開始一直很抗拒,覺得很無聊,但上課接觸到很多案例,慢慢了解為什麼consultant的薪水很高,工作其實蠻困難的,一個公司內部面臨改變的時候,往往溝通管理會出很多問題,這些都是很寫實的東西,但我覺得美國公司真的都是蠻會懂得順應潮流(一方面也蠻狠的)做改變的。

就連最近選舉都讓我覺得這堂課學的東西在腦中浮現,很多人遇到改變第一個反應都是先抗拒(So true)不過這次選完真的有種台灣在慢慢改變的感覺,雖然慢但總是一個過程,改變是會一直循環的,當一個改變變成常態,他會在面對另一個改變。這堂課讀了很多我暱稱為“職場守則”的東西,跟LSE的學術思想理論totally different的東西,卻也讓我接觸到很多很現實的案例,不經開始有點害怕上班(Again)

記得這堂課說很多人是屬於conflict avoiding類型的人,但這類的人常常會有把問題隱藏或拖延的狀況,在business中算是不太ok 仔細想想我整個就很有這樣的感覺,尤其人際關係上,但我覺得整個華人社會都有一點(俗話都說不要撕破臉)面對任何問題常常都有遇到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就選擇避開,結果往往都只是把問題藏再更深處,其實只是讓問題慢慢擴張,歐美人雖然不是說比較高級還是怎樣,但美國人什麼的真的比較straghtforward 或許做人不一定好,但感覺在business上 就是要直接乾脆,不過我覺得在政治上也是,台灣人有一派人感覺遇到跟自己意見相左的人,就是避開討論或是乾崔把耳朵關起來,結果就是活在平行世界。我真的覺得衝突未必不好,以前在LSE學過Mouffe的爭議式民主,他認為政治總是激情的,所以人很難理性溝通,雖然他的本意是要推翻哈伯瑪斯,但兩著的共同點就是要溝通,無法進行理性溝通就算是吵也要說出來,但你也要懂得聽進去別人的話語,才會有不同的思想產生。

So 那些因為怕惹惱中國政府或怕跟中國人起爭執,就絕口不談政治或避開,實在不是好辦法。最近跟一兩個同組中國組員開始聊政治,我突然有種自己的identity越來越明確的感覺,溝通果然是非常重要的,也別稱什麼大陸了,就叫他們中國人吧,而我呢我是台灣人,這就是我現在的ideology。


沒有意外的話會是當學生的日子真的在倒數....我人生從來不做長期規劃的,但現在似乎也有慢慢的隱憂.....畢業了得趕快開始還債啊....


Band Wagoner

Someone who shamelessly cheers for a particular team not because he likes them or follows them faithfully, but only because that particular team is the "popular" choice or has been or is the top team in their specific sport recently. When that team which bandwagoners follow falls from grace, they gleefully jump on the next teams bandwagon and cheer for that team.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how stupid

一堂課要幫Quiznos做一整學期的marketing project
好不容易期中一段落
刻意選韓劇放鬆
結果裡面一幕男主角送東西探病給女主腳讓我整個把飯噴出來....



為什麼韓國也有Quiznos?探病送什麼Quiznos啊??這什麼爛透了的置入性....
I hate Globalization......

Quiznos is gonna haunt me for good..... QQ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What if 柏芝and阿嬌是在美國

其實也發生一段時間了,只是心得一直沒記錄下來....

當年冠希淫照事件,大家沸沸騰騰,冠希阿嬌柏芝都開了道歉記者會,當時是大新聞,大家就這樣伸長脖子等著他們的道歉,事到如今,我突然好奇,他們當初到底在該跟誰道歉or他們為什麼要道歉,到底誰要道歉。

記得冠希先是被大罵,然後又有人說那些女生是自願的,接著有人挖出阿嬌以前代言婚前不要性行為相關的活動影片開始諷刺她,我承認當時的我,的確也有點隨著一股阿他們咎由自取的心態,然後看完了那些照片。阿嬌後來消失了好久,但至少他跟柏芝近來還有活動,很多女明星就這樣消失了。只是就算他們再度復出,這個淫照陰影就這樣跟著他們了,然後一定還是有人說,他們咎由自取。

前陣子有害刻入雲端,把一堆hollywood女星的裸照都泄露了,包括年輕的奧斯卡影后Jennifer Lawrence

大家都知道Jennifer Lawrence怎麼回應的:

"Every single thing that I tried to write made me cry or get angry. I started to write an apology, but I don’t have anything to say I’m sorry for. I was in a loving, healthy, great relationship for four years. It was long distance, and either your boyfriend is going to look at porn or he’s going to look at you."

“It is a sexual violation. It’s disgusting. The law needs to be changed, and we need to change. That’s why these Web sites are responsible. Just the fact that somebody can be sexually exploited and violated, and the first thought that crosses somebody’s mind is to make a profit from it.“

他試著寫道歉函,但後來他不知道自己要道歉什麼,這明明就是別人犯罪。

他不是哭著說出這些話,他沒有說自己很傻很天真, 媒體多是讚賞他勝過酸他的私生活,她的戲約沒有減,我好像比較在乎他到底什麼時候跟coldplay的chris在一起T_T(我還是喜歡他跟尼可拉斯霍特爺嗚嗚)

回想起陳冠希事件,想 當年那個駭客,被抓到了嗎,好像有,但我的印象很模糊。有任何人要他道歉嗎?關於這一點,我的印象更模糊了。這麼多年來,那件事對我而言,只記得師長們的耳提面命:千萬不要被男朋友慫恿任意拍什麼裸照上傳喔,女孩子要懂得保護自己。 

然後,我看見台灣一篇新聞要女生懂得愛護自己,盡可能遠離杯中物,不知道哪一天,會不會叫我們晚上不要出門,門窗鎖好,你打開窗戶,那就是引誘犯罪。